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四项土壤污染监测新标准 行业进入快速成长期

2019-06-04 16:38

环保部近日新发布四项土壤污染评估、监测的环保标准,土壤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近些年,我国在土壤污染防治、土壤环境保护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城市土壤修复市场容量较大,行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土壤修复行业可能会成为“十三五”期间发展空间最大的环保细分行业。

我国土壤污染情况严重,土壤总超标率为16.1%。根据统计局2014年中国土壤污染情况调查,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为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配套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土壤和沉积物金属元素总量的测定微波消解法》(HJ832-2017)、《土壤和沉积物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HJ833-2017)、《土壤和沉积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HJ834-2017)和《土壤和沉积物有机氯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HJ835-2017)四项环保标准近日发布。

据环保部介绍,《土壤和沉积物金属元素总量的测定微波消解法》填补了我国当前土壤和沉积物分析技术体系中无相应国家标准的空白。该标准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砷、铬、铅等17种金属元素总量测定的前处理。与传统的湿法电热板消解方式相比,该标准有加热速度快、消解能力强、溶剂用量少、高效节能、选择性好、准确度高、通用性强、绿色环保等特点。另外,《土壤和沉积物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的硫化物含量,填补了我国土壤中硫化物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空白,具有灵敏度好、准确度高、操作简便等优势。

上述四项标准发布后,我国现行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标准达到64,覆盖的目标化合物将达到280,土壤标准体系日趋完善。


受益于政策的大力扶持,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可圈可点。据《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土壤修复行业将是“十三五”期间发展空间最大的环保细分行业,市场空间高达4.6万亿元且受环境治理的长期性要求,土壤修复行业有望保持较长时间的高景气度,未来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土壤修复正面临困境

“土壤污染具有累积性、不均匀性和长期存在性等特点。”环保部副部长赵英民指出,土壤污染的治理与修复,难度大、投入大、周期长,核心是要管控风险。因为土壤一旦被污染,完全清除干净及修复很困难,投入成本巨大。

与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治理相比,我国的土壤污染治理工作起步较晚,还处于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初级阶段,尚无完整的产业发展链,刚刚起步也意味着市场空间很大。来自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土壤污染修复产业产值,尚不及环保产业总产值的1%。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重达30%以上。

 一枚硬币有两面。也正因为刚刚起步,我国土壤修复产业尚属发展初期的新兴行业,法律法规标准及环境管理框架体系缺位,导致土壤修复尚在起步阶段就已生乱象,存在着无序抢占市场、恶性低价竞标、急于求成、变身“土方工程”等亟需重视的问题,这已经严重制约了土壤修复市场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土壤修复技术长期停留在实验室水平,十分缺乏经济有效的土壤修复产业化成熟经验。加快实验室技术走向工程现场是改善我国土壤环境的迫切要求,而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存在以下四大抑制因素。

第一,缺乏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土壤修复行业需具有专业知识水平高以及经验丰富的人才,目前我国土壤修复工程化才起步,缺乏修复领域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有实际经验的人才也极其缺乏。同时,技术特色突出的实力型修复企业也非常缺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

第二,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污染场地基础数据不全以及数据的公开性较差,对土壤修复行业的企业提供的信息较少,抑制了行业的发展。

第三,缺乏实用技术的专业设备。目前我国土壤修复大多采购国外成套设备,购置成本较高,维护成本高,无法体现技术的实用性和经济性,限制了很多技术的工程转化,从而抑制了行业整体的快速发展。

第四,行业标准体系不完善。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基础薄弱,土壤修复行业处于起步阶段,从业公司规模小、良莠不齐,整体处于无序竞争状态,尚未形成全国性的行业自律组织,技术标准、市场机制、治理费用标准等都还不完善。由于全国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和程度不清,缺乏明确的检测、技术等相关标准,导致执法措施缺乏针对性,阻碍了行业的发展。

修复市场容量大

在促进因素上,土壤修复行业主要有两大利好,一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拉动土壤修复需求,二是政策推动土壤修复市场全面提速。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逐渐提高,由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往较为偏僻的郊区已逐渐发展成城市主城区,而位于原郊区的企业则面临集中搬迁的要求以扩大城市土地供给。特别是化工等重污染行业需整体搬迁,从而为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留出空间,也有利于企业污染问题的集中整治,从而促进了土壤修复市场的发展。

例如,工业固体废物的露天堆放和填坦处置,需占用大量土地。工业固体废物产生越多,累积的堆积量也越大,则对土壤的污染面积也越大。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2.71亿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为56万吨

总体来看,由于环保部门对于全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稳步推进,2012-2015年我国固体废物产生量逐年减少,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也逐年减少,但是其总量依旧很大,且历年来历史遗留污染问题严重,这也造成我国城市土壤修复市场容量较大。

另一方面,自2006年以来,我国已逐渐认识到了土壤污染的严重性,相关政府部门逐渐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力度进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预计到2020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农用地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

2010-2016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总体呈增长态势,2016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1.16万亿元,同比增长了31.8%。而在土壤防治工作上,政府专项配套资金支持力度不断提升,预计到2020年达到350亿元

经济发展又一增长极

当然,土壤修复是一个庞大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投入的资金也很多,这就需要中央政府的顶层设计,多部门、多领域的密切合作。另外,随着农业耕作制度的创新和优化,我国的土壤修复改良就会培育出一个庞大的新兴产业集群,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又一个新的增长极。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离不开涵盖土壤环境调查、分析测试、风险评估、治理与修复工程设计和施工等环节的成熟产业链,我们期待在这一领域形成若干综合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和一批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环保部土壤环境管理司司长邱启文说。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我国土壤污染严重,高度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除了防治政策持续加码外,在财政上设立了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地方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土壤修复市场将加速启动,相关概念股地迎拉升的契机。

来源:环保人才网